1. 首页 > 家政服务 >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(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)

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(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)

心理问题

如今,老年人的保健主要集中在药物和健身上,很少有人考虑心理健康问题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他人的交流,容易产生孤独、自卑、老了、没用的感觉。他们越抱怨,越影响心理健康,不知道如何调整心态。

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(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)

一、老年人心理健康十大标准

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增强体质、提高抗病能力。老年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是健康的?以下是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。

1)充分的安全感。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,如社会环境、自然环境、工作环境、家庭环境等,其中,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。家是躲避风浪的避风港。只有有了家,你才有安全感。

2)充分了解自己。它是指客观地分析自己并做出适当判断的能力。能否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,对你的情绪影响很大。如果你高估自己的能力,强迫自己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,你往往不会得到你想象的预期结果,你的精神也会受到失败的打击;如果你低估了自己的能力,也低估了自己,缺乏自信,往往会导致抑郁。

3)人生目标应该切合实际。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、家庭条件和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人生目标。人生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切合实际,还要留有成功的空间,不应该超出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能力。

4)保持与外界环境的联系。这样,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,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,更好地适应环境。保持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包括三个方面,即与自然、社会和人的接触。在家退休并有太多空闲时间的老年人经常患有抑郁或焦虑症。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、老年文化活动站、老年大学等为老年人接触外界环境提供了条件。

5)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。人格的各种心理特征,如能力、兴趣、性格、气质等必须和谐统一,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体验到幸福和满足。比如,一个人很有能力,但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,而且也不适合他的性格,那么他就可能体会不到成功感和满足感。相反,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感兴趣,但能力很差,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,他也会感到很苦恼。

6)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。现代社会,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,我们必须不断学习。例如:不学计算机,就无法体验上网的乐趣;不学电脑,就无法体验上网的乐趣;不学电脑,就无法体验上网的乐趣;如果不学习新的健康理念,你的生活仍然停留在温饱的水平。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,有利于预防大脑功能衰退和老年痴呆症。

7)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。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三个心理因素:认知、情感、行为。情感联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特征。在人际关系中,有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。人际关系的协调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。

8)能够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。不愉快的情绪一定要释放,或者叫宣泄,但不能过度发泄。否则,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,还会加剧人际矛盾。另外,客观事物并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。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。不同的评价结果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。有一位老太太。她的大儿子是卖盐的,小儿子是卖雨伞的。老太太总是很担心。阴天她担心大儿子,晴天她担心小儿子。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:“你真幸运,你的大儿子晴天赚钱,你的小儿子雨天赚钱。”老太太觉得有道理,心里高兴起来。

9)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你的才能和兴趣。一个人的才能和兴趣应该对自己、对家庭、对社会有益。否则,如果只注重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利益而损害他人或群体的利益,就会引起人际纠纷,增添不必要的麻烦。

10)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,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。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,就会产生快乐和幸福。然而,人类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。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,满足个体适当的需求才是最佳选择。

2.善待奇怪的老人

生活中常有一些老年人:到了一定年龄或生活发生一些变化后,脾气、做事方式都变得“怪异”。有些人变得脾气暴躁、孤独、固执;他成天爱跟晚辈说话,把这事那事归咎于晚辈,爱为晚辈担心。一些年轻人不明白为什么老人突然变得这么“恶心”。当他们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喜欢顶撞老人,甚至当着别人的面反驳老人的面子。结果,老人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,或悲伤,或愤怒。这些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
老年人开始变得“怪异”。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故意想惹人烦,而是因为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。人到了暮年,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老迹象。有的老人还要终日忍受疼痛,难免让脾气更加暴躁。一些老人看到他们相处融洽。几十年的战友、朋友不断离世,他们不禁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很有限。这个时候,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仍然无法自立,或者比较幼稚时,他们当然会为他们感到焦虑和担心。一些老年人开始变得孤僻和沮丧,因为他们的日子屈指可数,他们认为生命短暂,生活“无聊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膝下的孩子们不能对老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,反而厌恶他,就会给老人悲伤的心情浇更多的冷水,让他更加感受到生活的残酷。因此,体贴、善待“奇怪”的老人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对于“孤僻”的老人,年轻一代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,还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情感安慰。应该陪老人做一些日常琐事,多放松心情,多注意尊重老人。切勿随意批评或反驳他们。为了抚养孩子,父母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。到了暮年,更别说说什么了。表现出来的“怪异”情有可原,即使有不合理、幼稚的时刻,年轻一代也应该多一些宽容,不要在长辈面前犯错。

3.如何克服退休后的孤独感

退休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之一。从正式退休之日起,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就发生了变化。他们从忙碌而紧张的工作第一线退休,生活和工作节奏突然变得轻松而缓慢。以前每天见面的朋友、同事突然变得遥远、消失,每天经过的街道也不再频繁。茫然、孤独的心理情绪会产生强烈的影响,让人难以适应。

首先,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晚年价值观。长寿老人大多乐观开朗,有积极的生活态度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事情做,培养多种生活兴趣。例如:写作和绘画可以陶冶你的情操,集中你的注意力,帮助你忘记孤独;种花养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。花需要肥,鸟需要食物,需要购买和准备;种花养鸟有一套技术方法。进去需要费一番功夫,但宜人的花香和鸟鸣可以解闷,可以帮助老人摆脱忧虑和孤独。

其他活动,如参加集体文化活动、跳舞、打太极拳、下棋、打球等,可以使老年人在团体内交流思想和情感,消除孤独感。

4、老年人的心理需求

关注和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智力特征,解决他们的正常心理需求,对于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变化,保证他们的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。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包括:

健康需求: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。人到了老年,常常会对老、病、死产生恐惧。

工作需求:大多数退休老人仍有工作能力。突然离职肯定会产生很多想法,希望重新工作,体现自己的价值。

依赖性需求:当人们变老时,他们的精力、体力和智力都会下降。有些人无法完全照顾自己,希望被照顾。孩子的孝心会让他们在老年时产生依赖感。

和谐需求:老年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。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,只要全家和睦,邻里关系和睦,互敬互爱,互相帮助,老人就会感到温馨、幸福。

需要安静:老年人普遍喜欢安静,害怕噪音和混乱。一些老年人害怕度过周日。这一天,他们的子子孙孙都来了,在混乱中度过了一天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这样的周日是一个“苦恼的周日”。

控制需要:老年人大多是一家之主,对家庭有控制权。但由于老年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,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和控制权可能会受到影响。这也会给老年人带来痛苦。

尊重需求:老年人在离职时可能会感到沮丧。如果不被尊重,他们就会变得悲观,甚至不愿意出门。长此以往,就会造成抑郁、抑郁,埋下病根。

择偶需求:老人丧偶后过着孤独的生活,照顾孩子也不是长久之计。因此,孩子应该满足老人的择偶需要。